close

這不是階級鬥爭(李尚仁)

2012年11月06日
更多專欄文章

近日由於政府決定基本工資不調升,加上勞保基金的虧損,引起廣大勞工朋友的不安與憤怒。此時先有政治人物挑出退休軍公教與勞工待遇差別做文章,檢討其年終慰問金等優惠補助,引起廣大受薪階級不平之氣。過程中有不少論者以「不要挑起階級鬥爭」來批評此事。


然而,這波爭議真是軍公教和勞工的「階級鬥爭」嗎?事實上,此說不只混淆了基本觀念與群體關係,還不利於解決台灣受薪階級的困境。
平心而論,軍公教的退撫制度確實需合理調整,但媒體與部分政治人物目前的討論方式有兩點誤導:一是把軍公教的福利和勞工的福利對立起來,說得好像是軍公教偷吃勞工的餅。其次,是把國債問題歸因於退休福利太優渥,卻忽略掉台灣稅收不足這個國債主因。

稅率低且稅制不公

軍公教不是勞工的僱主,兩者都是受薪階級,怎會有階級鬥爭?一個連基本工資微幅調漲都不願意的政府,會把這筆省下的錢直接撥給勞工嗎?降低軍公教的退撫福利,頂多是減少軍公教退撫基金的虧損,並不會提升勞工的薪資與退撫條件。
勞保基金缺口嚴重如何來?最近兩則新聞點出潛在問題:一是投信經理人操盤政府基金從中作手,造成鉅額損失;一是僱主將員工高薪低報導致員工退休帳戶損失五十餘萬,政府卻只罰僱主五千元,僱主還開除檢舉的員工。如何防止退輔基金操作的弊端與加強查核高薪低報逃漏,才是當務之急。
勞工苦況主要來自這十多年來實質薪資的不增反減,然而,這段期間台灣經濟是有相當成長的。這顯示許多獲利的企業財團沒和勞工分享成長的利潤,對中國的投資與兩岸分工模式也不利台灣勞工。經濟成長果實落何方?看看飆漲的房價、今年所謂要大家共體時艱的景氣寒冬,台中港進口雙B轎車還創歷年新高,答案不是很明顯?就是地產炒作者與頂端百分之一的最富者。
這顯示十多年來政府政策嚴重偏向富人與財團,忽略與犧牲廣大受薪階級的福祉,沒有盡到維持社會正義與經濟資源公平分配的政治責任。
台灣國債高漲的主因不是福利太好,而是有效稅率太低。台灣稅低且稅制不公,不斷藉振興經濟之名推出幫財團與富人減稅的政策與方案,房地產等資本利得課稅太低,稅賦負擔不成比例地落在受薪階級身上。
惟有改革不公不義的稅制與財經政策,才有可能減少國債缺口與改善受薪者的處境。

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renenews 的頭像
    irenenews

    艾琳的新聞觀察站

    irenenew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